世界精神卫生日│“营造良好环境 共助心理健康”
“营造良好环境 共助心理健康”——是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,也正是目前全球都在面临的挑战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指出,在全世界范围内精神卫生疾患都在增加,全球约20%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精神卫生疾患,自杀是15-29岁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;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两种最常见的精神卫生疾患,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1万亿美元的损失。因此,精神卫生问题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,更加是社会问题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“健康中国”政策,而加强全社会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正式其中重要一环。世界卫生组织认为,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,在这种状态中,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,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,能够有成效地工作,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作出贡献。
心理健康三要素:
1.加强思想意识修养和锻炼,才有宽广的胸怀,远大的理想,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,与同志和睦相处,才能面对现实,恰当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难题。
2.培养良好的性格,性格上的缺陷是精神疾病发生的基础,而良好的性格特征,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。性格是可以培养的,但最好从小做起,逐渐培养自己乐观、开朗、灵活、襟怀宽广、善于社交、兴趣广泛、勇敢、坚强、不怕困难和苦于适应各种环境的良好心理特征,同时克服孤僻、懦弱、胆小、敏感多疑、多愁善感、想入非非等不良个性。
3.讲究用脑卫生。工作、学习的合理安排,可以避免造成脑力的紧张。生活有规律,每天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休息。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,少看或不看情节紧张、恐怖、惊险和悲痛的文艺作品及节目。
预防精神疾病
心理自助的六选择:
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,但是我可以控制它的宽度;
我不能左右天气,但却可以改变心情;
我不能改变容貌,但却可以改变笑容;
我不能控制别人,但却可以掌握自己;
我不能预知明天,但能好好利用明天;
我不能样样胜利,但却可以事事尽力。
供稿:预防保健科钟利映